近年来,吴堡县在总结党政“一把手”向县纪委全委会述廉制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,开展了基层站所负责人向乡镇党委、纪委述职述廉,村两委会负责人向村民大会述职述廉,窗口部门、执法单位向服务对象述廉,逐步实现了监督的全覆盖。结合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,在积极探索村两委会负责人向乡镇纪委述职述廉的道路上不断创新。
一是选好述廉对象,突出监督重点。要求每个镇每年进行述廉的村干部不能少于三分之一,三年内全部进行一次述廉。每年的述廉对象由镇纪委选择项目多,资金往来多,矛盾问题多的村两委成员进行述廉。述廉对象确定后,提前一周向其下发《述廉通知书》,具体告知访廉、述廉、测廉的时间、述廉内容等有关事宜,要求做好接受评议的准备工作。
二是明确述廉内容,增强监督针对性。为了使述廉工作更具针对性、实效性,明确规定了述廉的内容,主要围绕《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(试行)》,重点报告廉洁从政、履行党风廉政建设“第一责任人”职责等情况。具体包括遵守政治纪律、组织人事工作纪律、群众工作纪律、执行经济工作纪律、重大决策民主制度、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、贯彻执行《廉政准则》规定的“52个不准”及《村干部廉洁从政行为规范》、开展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等。要求述廉对象亲自撰写述廉报告,客观真实地向组织报告廉政勤政情况,既要述廉,又要述职,既要报告工作,又要作廉政承诺。
三是广泛开展访廉,提高评议质量。在召开述廉评议大会之前,镇纪委对述廉对象近期的信访反映信件进行分类排查,组织纪委委员走访评议对象所在村,通过召开座谈会、个别谈话、发放《征求意见表》等方式,了解其在经济社会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绩,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述廉对象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、遵守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等方面的表现情况等,充分掌握被评议对象的真实情况,确保评议有的放矢,切中要害。
四是开展真评实测,确保监督实效。述廉制度的核心和关键在开好评议测评会,会上重点做好述廉、问廉、评廉、测廉四项工作。纪委委员听取了述廉报告后,根据群众反映强烈、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要进行质询,被质询的“村官”要向镇纪委委员作出实事求是的回答和说明,对一时说不清的,镇纪委还要作专题调查,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就有关情况及改进意见作出通报。在问廉的基础上,纪委委员根据述廉对象的述廉报告、平时掌握和访廉了解到的情况进行现场评议。纪委委员对述廉对象进行无记名测评,当场公布结果,测评结果划分为廉洁、基本廉洁和不廉洁三个等次。
五是注重结果运用,巩固述廉效果。评议是手段,整改是目的。会后,镇纪委将测评结果、廉政走访、纪委委员和社会各界所提意见建议归纳整理,以书面形式反馈述廉对象,要求本人在班子会上通报,在一月内上报整改措施,并将测评结果及时抄送镇党委,作为对村干部奖励惩处和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。
据了解,该县在开展此项工作以来,已有229名村两委会负责人向所在乡镇纪委、村民监督委员会进行了述廉。2名村干部在述廉中评议结果差,并有群众反映财务管理混乱,经核实,乡镇纪委向党委建议,对2名村两委会负责人进行了组织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