领导干部要切实抓好文风改革

来源:榆林市纪委监委网站     作者:李韬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0-07-29    浏览次数:

使用Ctrl M可保存网页为图片

改革,现常指改变旧制度、旧事物。是对旧有的生产关系、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,它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。对于领导干部而言,改革责任大、担子重,必须下大力气落实。那么,如何落实好推进好各项工作的改革呢?笔者认为必须先从小处着手、从文风习惯上“变革”。文风折射的是党风政风,关系党的形象,关系事业成败。我们党对文风改革历来高度重视。中央一直强调,一定要下决心改革文风,提倡“短实新”、反对“假长空”。这看似形式上的革新,实则是党风政风的转变,体现了我们党求真务实的执政理念。按照当下改革文风的总要求,笔者认为,领导干部要改革文风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。

一是坚持从实际出发,实事求是。王守仁的《传习录》说:“名与实对,务实之心重一分,则务名之心轻一分。”讲的就是要尊重客观、实事求是,这就要求广大领导干部在讲话或汇报工作时要一切从实际出发,反对空话、套话和俗话,看待问题时要客观准确,分析原因时要细致深入,提出建议时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,对于困难不能隐瞒和淡化、对于成绩不能夸大。

二是坚持使用朴实语言,升华思想。语言是思想和事实的表象,更是文风素养的根本表现,领导干部改革文风,就是要剔除语言浮夸模糊问题,力求语言朴实、思想升华,要做到三点:一是强化学习,与时俱进,不断提高自己、充实自己、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,要有思想和本领“恐慌感”,不断自我加压,增强思想深度,这样才能提升文笔能力,打破文稿陈旧僵局。二是多和群众交流,多收集群众问题,多使用群众语言,这样才能密切群众,增强文稿的亲和力和感染力。三是规范语言使用,这是对领导干部讲话行文的最基本的要求,重点要做到用词规范、标点符号规范、数字使用规范、文意概念规范及惯用语的规范等,不能随心所用、胡编乱造。

三要坚持提炼理论精华,注重实践。“实践永无止境,理论之树常青”。一个勇立潮头、在理论上不断继承和探索的领导干部,必然会与时俱进、充满活力。这就是说,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,我们要通过实践提高认识,将其上升到理论高度,再用来指导实践。在实际中领导干部要走群众路线,深入群众,虚心向群众学习,了解群众思想所盼,这样写出的东西才不会脱离实际。领导干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,掌握理论是改进文风的基础,联系实际是优化文风的关键。只有理论联系实际,才能保持文风的生动和鲜活,这样的文风是群众最乐见的。

对于领导干部而言,文风改革不能一蹴而就,更不能一朝见效,但它确实是一面“微镜子”,能折射出领导干部的基本素养——“空谈”还是“务实”、“创新”还是“守旧”。能否完成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,领导干部必须从细微入手,改文风才能树新风,才能让深化改革工作不断加深,才能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!